美亚官网首页网站
國家質檢總局近日發布的《中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顯示,共從82個國家(地區)檢出不符我國法律法規和標準、未準入境食品3042批、3.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8.4%、325.2%。其中,飲料類、糕點餅幹類、糧穀及製品類為主要不合格食品種類;不合格主要原因包括:食品添加劑超範圍或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汙染、品質不合格等。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進口食品需求逐年增加。,我國共檢驗進口食品466.2億美元,同比增長1.5%,近5年進口食品貿易額年均增長率為2.6%。,食用植物油、乳粉、肉類、水產品等大宗產品進口量分別達673.5萬噸、96.5萬噸、460.4萬噸、388.3萬噸,進口食品安全已經成為保障我國消費者安全的大事。,我國從187個國家(地區)進口食品132.4萬批、3918.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0.4%、-7.8%。(記者 蔣菡)
从“小不点”到专精特新“小巨人” 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成稳增长底气 《美亚官网首页网站》(以下簡稱《指南》)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影响人们健康的众多因素中,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占到了60%。由于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不当而造成的慢性病,已经是严重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专家表示,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能让人的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强化规范诊疗,促进医防协同,推动实现人民全生命周期健康。那么,我们如何调整不当的日常行为与生活方式?防治慢性病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慢性病发病数量逐年增加很多人认为,只要没有头疼、发热等显要症状,人的身体就基本健康或者问题不大。但在很多养生专家看来,身体上没有明显病症并不意味着真的没病,很多慢性病的潜伏期、发病周期很长,如果不时刻关注自己身体,慢性病就可能不知不觉找上你。根据《规划》,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由于病情隐蔽、病程长和治疗整体费用高,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居民每年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6.6%,造成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控制局监察专员常继乐表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阻肺等四大慢性病的致死数已经占中国居民死亡总数的79.4%。高血压发病率占到了成人的25.2%,糖尿病占到了9.7%,脑卒中一年超过1000万,而且这些慢性病的发病数量在逐年增加。为什么慢性病发病数量越来越高?中国疾控中心慢病社区处副处长吴静认为,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人口结构、行为、环境多种因素都是密切相关的。由于中国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居民盐分、优质蛋白、脂肪的摄入量增加,导致中国人超重和肥胖率明显上升,这是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因素。另外,一些人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等不良生活和运动习惯,也加剧了慢性病的发病率。在这些慢性病中,癌症让很多人“闻之色变”。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本月初公布的数字显示,全国癌症发病率为270.59/10万,死亡率为163.83/10万。其中,肺癌致死率最高,每年约 59.1万人死于肺癌。在18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癌症发病率总体而言位居中等偏上水平,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21.8%。“吸烟、饮酒、环境、不健康饮食、不运动和致癌因子是致癌的6个危险因素。”国家癌症中心教授魏文强表示,80%以上的癌症实际上跟环境因素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反过来,我们得出另一个结论,我国癌症的致死因素中,有近60%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守护人民全生命周期健康《规划》将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作为核心目标,提出到和2025年,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分别较降低10%和20%,并提出了16项具体工作指标。在这些指标中,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在教育方面,根据《规划》,到和2025年,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将分别达到60%和70%。“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能让人的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长宁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研究,如果将这四个方面做好了,能使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减少55%,脑中风、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癌症减少1/3。“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关键是人们要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吴静建议,戒烟、限酒是关键做法。她希望成年男性每天酒精的摄入量不要超过25g,成年女性不要超过15g,孕妇、儿童和青少年一定要禁止饮酒。其次是合理饮食。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去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健康人群的膳食标准应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还有一点就是积极运动。根据《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一书的建议,正常健康成年人推荐的运动量是每周总计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或者75—150分钟的剧烈运动。如果按时下流行的慢步锻炼,成人每天至少要走6000步,最好能达到1万步,并参加有利于肌肉和骨骼锻炼的活动。当然,如果你想要减肥,还需要在这个运动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记者 彭训文)延伸阅读到,肺结核成功治疗率将达九成据北京2月16日电(记者 吕诺、王宾)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规划提出,到,肺结核发病和死亡人数进一步减少,全国肺结核发病率下降到58/10万以下,疫情偏高地区肺结核发病率较下降20%。规划提出,到,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达到9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0%以上;学生体检结核病筛查比例明显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结核病检查率达到90%以上。为减轻患者负担,规划强调,将增加抗结核药品供给,减少患者因经济原因终止治疗。
【編輯:上野树里】
相关新闻
- 甘肃:飞雪迎春节 安全伴假期 2023-02-01
- 警惕奥密克戎引起的病毒性肺炎 多地重症床位接近临界 2023-02-01
- 浙江基层防汛将实现“痕迹化”管理 2023-02-01
- 黑龙江召开滑雪产业相关规范论证会为“国标”建言 2023-02-01
- “新舟”600F货运飞机首次交付 2023-02-01
相关新发布
- 3年来,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通过政产学研联合,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养殖户参与、新型网络销售、地方政府推介”的全覆盖推广模式,累计销售文昌鸡肉鸡1.9亿只以上,新增经济效益超过6.69亿元。2021年,海口市美兰区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县区。针对辖区内文昌鸡生产存在的育种体系不完善、养殖生产效率低等问题,美兰区联合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文昌鸡育种与养殖创新团队和当地文昌鸡养殖加工企业,立足文昌鸡育繁推一体化产业发展需求,从“文昌鸡配套系育种、高效健康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四个层面开展技术研发和集成。2022年,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美兰区与美兰区文昌鸡养殖加工企业海南(潭牛)文昌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文昌鸡育繁推一体化技术体系研发与应用”获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成果奖)一等奖,实现了该奖项零的突破。截至目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培育出潭牛文昌鸡配套系新品种1个,获得国家授权的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6项,父母代种鸡产蛋数达到170枚,商品肉鸡出栏上市率94%以上。开发出冰鲜、冰冻和深加工产品50类,实现了文昌鸡产业从地方品种改良到品牌化创建产业化生产。同时,科研团队还积极开展笼养、坡养条件下文昌鸡健康养殖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应用,先后完成了文昌鸡粗蛋白质、脂肪、能量沉积及采食规律研究,开发出不同养殖阶段文昌鸡替抗饲料配方8个,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提高了文昌鸡的肉品质和养殖经济效益。通过政产学研联合,海口市美兰区“潭牛文昌鸡”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成为我国地方鸡资源全链条开发利用的典范。 2023-02-01
- 海南垦区住房不得对外销售和转让 2023-02-01
- 为脱贫攻坚凝心聚力 2023-02-01
- WTO裁定美对中国等方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违规,美方竟蛮横拒绝 2023-02-01
- 综述:中国通信技术助力乌干达经济发展 2023-02-01